接地气 聚人气 有温度 见深度
——江苏广电总台《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用“有力声音”奏响“强劲旋律”
陈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江苏广电总台紧扣主题主线,精心谋划,联合上海、浙江、安徽广电媒体共同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包括网络直播3场,每场两个半小时;电视系列报道6集,每集8-10分钟,节目在江苏卫视、江苏公共新闻频道以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反响热烈,有力宣传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多视角呈现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各展所长、共同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并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日报》专题表扬。
一、主题鲜明,站位全局,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社会共识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一区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江苏广电总台敏锐捕捉到这一题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与长三角三省一市广播电视台的多轮沟通和协商,以联动报道的方式,全景立体展现长三角“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特别节目一方面突出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三角区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紧扣一体化发展的当下实践,反映沪苏浙皖各展所长、合作协同、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探索与作为。主题选取上,节目聚焦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交通互联互通”“环保联防共治”“民生共建共享”等多个领域,着力展现三省一市“共绘一幅图、共治一江水、共下一盘棋、共建一张网、共推一卡通”的美好图景,为凝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广泛共识发出了主流媒体强劲有力的声音。
二、践行“四力”,创新表达,讲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动人故事
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如何创新?如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主题宣传?作为长三角跨区域媒体联动的首次尝试,江苏广电总台卜宇台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要求要把这次报道作为推动融合传播、创新表达方式和扎实践行“四力”重要抓手。此次特别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不少创新尝试。比如,为了便于在网络端和电视端同步传播,节目确立了“生动好玩,又有网感”的主基调,将3场直播的标题分别概括为“打卡‘最牛’长三角”“打卡‘最靓’长三角”和“打卡‘最潮’长三角”,以充满网感的关键词激发观众和网友的收看欲望。此外,节目还以“主播大体验”的方式,开展行进见闻式报道,通过三省一市各电视台名主播、名记者的探访和体验,为观众和网友呈现出既生动有趣,又接地气、有活力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例。
比如在第一集《打卡“最牛”长三角》中,通过引入“电影《流浪地球》原型车”的概念,江苏台主播介绍了徐工集团全球首款“无人驾驶的非公路自卸车”,并借助试乘体验,深入挖掘“大块头也有大智慧”背后的秘诀——智能化“四分钟工厂”,就此展现江苏“智能制造”的神奇魔力。此外,四地主播还通过对亚洲最大智慧物流基地苏宁云仓、上海临港新区特斯拉超级工厂、浙江阿里巴巴“城市大脑”、合成林志玲导航语音的安徽科大讯飞等地的探访体验,向观众展现了长三角“黑科技”的“高大上”,让“最牛长三角”的概念深入人心。
为了让此次联合行动取得实效,三省一市的主播、记者们多次实地踩点,与专家学者反复沟通,整个报道过程充分体现了践行“四力”的要求,既接地气聚人气,又有深度有温度,使得主旋律报道在宣传报道大题材、呈现时代大强音的同时,也能轻松好看,引人入胜。
三、媒体联动,汇聚合力,展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最新实践
跨地区媒体间“一体化联动”,是此次特别节目的最大亮点。通过联动,充分调动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媒体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借助各媒体间的共同探寻,全景展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最新实践。
在联动模式上,此次特别节目主要由江苏广电总台牵头,上海、浙江、安徽几地省级电视媒体跟进,各地县市级媒体全力配合,这种跨区域、多层次的“长三角一体化报道联盟”,让三省一市的媒体资源得以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在尊重各省市“自选动作”的同时,江苏广电作为牵头单位,对节目内容进行全局性协调,突出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深化合作,初步形成了联动合作机制。
在呈现形式上,此次特别节目所采取的主播跨区体验方式,生动活泼,可看性强。如在第二集《打卡“最靓”长三角》中,各地主播通过公交、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多维视角,用互探互访方式,感受长三角交通互联互通带来的“通勤圈”便利。在节目中,江苏台与上海台主播在长三角黎里古镇相约,借由省际毗邻公交开通带来的便捷,游古镇、唱好戏,品味长三角共同的文化记忆;浙江台主播乘坐杭黄高铁与安徽台主播在黄山脚下相聚,一同领略“高颜值高铁”沿途的“高颜值”风景。在第三集《打卡“最潮”长三角》中,四地主播一同出现在了位于三省交界处的太浦河的同一条打捞船上,一同见证“太浦河三地共治”的经验成效,还一起探访全国河长制的发源地浙江长兴,感受上海社区垃圾分类的城市新风尚,体验医保门诊异地结算,见证南京专家如何通过5G技术远程指导安徽宣城泾县医生进行微创手术、实现长三角医疗空中大救援的生动案例……既向观众揭秘了长三角引领生态绿色新时尚的背后故事,更展现了民生工程共建共享下“长三角人”的美好幸福生活。
四、融合传播,同频共振,在主旋律报道融合传播主战场发出有力声音
四地联合采用“一场推介、多场直播、四地接力、全网推送”方式,共同打造了“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全媒体跨平台传播矩阵。据统计,这次特别报道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点击量超过2800万,根据报道内容拆分的系列精选短视频在三省一市主要客户端和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同步释放,仅总台“荔直播”全网直播及短视频播放量就超过3000万,多条短视频点击量超500万,刷屏网络。
与此同时,围绕特别节目推出的新媒体宣推产品也收获了不俗反响。在预热阶段,电总台制作了10余条“竖屏”动态海报,在三省一市主要新媒体平台以及抖音、微博、微信推出;江苏团队推出的原创歌曲《I love 长三角》,在三省一市媒体官微和其他新媒体平台接力转发,点击量超过百万;总台与抖音平台合作的#打卡长三角#主题互动,网友们纷纷参与“我是长三角人”打卡征集,共收到上千件作品,相关话题点击量超过2618万,发出了好声音,凝聚了正能量。
作为新型媒体环境下顺应和践行融合传播、加强常态化媒体联动的积极实践,《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不仅让主旋律报道轻松好看,也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广泛社会共识,为主流媒体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策划重大主题、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一是将宏大叙事内容用网络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包装,实现从传递内容、传递情绪再到传递价值的升级。《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就是跳出“大成就”“大历史”的宏观视角,选择从主播“打卡”这个小切口进入,带领全国观众和网友见证和领略“勇立潮头再争先”的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形成了有机统一。二是打造线上与线下联动的融媒体传播矩阵,通过把握时度效,全面优化推广流程,实现深度整合。《聚力长三角 奋进新时代》就是打通网上网下,形成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平台相互贯通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事前预热,事中报道,事后跟进,构筑舆论“同心圆”。三是打造区域媒体联动IP,通过此次活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主流新媒体的联动合作机制初步形成,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强化IP意识,持续打造区域媒体联动IP,跨区域共享、跨媒体联动、跨平台传播,让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发挥出最大效果,用“有力声音”奏响“强劲旋律”。
(作者为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