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记协召开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动员推进会
2020-09-15 17:13:00  

省记协召开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动员推进会

周跃敏主席从11个方面解读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

王永钢

(本刊讯)经请示省委宣传部同意,3月1日,省记协在南京召开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动员推进会。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媒体深融向更好、更高层次发展,帮助我省各媒体了解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熟悉并掌握中国新闻奖评选要求和评选规则,不断增强精品意识、竞争意识,在去年我省参评中国新闻奖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再冲新高。

省记协名誉主席周世康结合自己连续九届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经历和经验,首先谈了中国新闻奖的评奖体会。他说,参评中国新闻奖,第一就是要“选准”作品。“选准”作品,要把握好新闻的独特性。独特性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新闻特征最明显的新闻;二是新闻本身确实“闻所未闻”,令人眼前一亮;三是新闻本身发展脱离常规;四是见解独到有分量,五是证据链完整有力度。缺乏新闻独特性的作品,是不可能获得中国新闻奖的。“选准”作品,要注重作品表达和呈现的创新性。一是要体现媒体特点;二是要视觉优先;三是要结构取胜。从中国新闻奖众多获奖作品看,正是因为在表达和呈现上下了功夫,作品逻辑清晰、引人入胜、有画面感和现场感,所以才获得评委们的青睐。

周世康说,参评中国新闻奖,第二就是要注重研究获奖作品的区域、媒体和品种的“结构”平衡。第一是空间结构,目前我省13市中还有几个市没有拿过中国新闻奖。我们要特别注重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县级媒体之间获奖概率的平衡,尤其是县级区域,有非常丰富的新闻资源,更应该发力;第二是媒体结构。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有的市报纸拿过奖,而广电没有拿过奖,有的市则相反。在广电系统里,有的电视作品拿过奖而广播作品却没有拿过,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第三是品种结构。大家在参评作品的品种上,一定要用足政策。比如,国际传播奖有40个奖项,但江苏在这一项目上拿的奖却不多。

周世康说,参评中国新闻奖,要具备强大的“动力”。具体说,首先全省上下一定要形成“合力”,大家共同努力把最好、最有希望的作品推送到北京。光有省记协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各市记协、各地各级媒体都要共同出主意、共同想办法;第二是省记协、省广电协会以及各个专业分会和上级对口协会要形成条线“合力”。上级对口协会都有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的推荐权,他们推荐的作品获奖概率是非常高的。要多和这些上级对口协会加强联系与沟通,想办法推介自己的作品。第三是自荐(他荐)单位和个人要和21所报送试点院校形成合力,要尽早和这些院校取得联系,时间晚了让人为难。第四是在评奖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形成积累能量的“合力”。在作品推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不要怕挫折,克服一个挫折,参评稿件就多一份希望。

省记协主席周跃敏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他结合去年参加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情况,从评选办法作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要这样改、我们怎么办三个部分,从所涉及到的评奖宗旨和评奖总标准、参评范围和评选标准、参评作品篇幅时长、设奖数额调剂、获奖作者及编辑署名、作品报送单位、作品试点报送单位、作品自荐(他荐)、报送单位报送指标、作品审核和公示、关于省级记协的职责十一个方面,对新近修订完善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作了详细解读。周跃敏特别强调,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将评奖宗旨和总标准第一条做了修改,这两处修改看似官样文章,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千万不能忽视。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既是对全国新闻战线年度工作业绩的检验检阅,又在业内树起了一根标杆,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2018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原则,“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光荣使命,“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途径,“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崇高目标。准确把握增加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现实意义,对我们做好作品推荐工作、规范指导今后的新闻实践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评奖总标准的修改,则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作了高度提炼和概括,并确定为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总标准,所有参评作品都应自觉对标总标准,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期待。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是,最终获奖作品必定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的精品佳作。

周跃敏最后说,去年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江苏创下自1990年参评中国新闻奖以来的最好记录,共有14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2件,一等奖及一二等奖数在参评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均名列第一,总获奖数列第二(仅次于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专门提出表扬。这给我们今年参评中国新闻奖提出了挑战。召开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动员推进会,目的就是要大家高度重视中国新闻奖推荐报送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周跃敏希望省记协、13市记协以及省市各级媒体共同努力,精心组织,全力推进,以更优异的成绩向省委、向各市市委和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同行、同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会议互动交流环节中,来自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媒体相关负责人就有关中国新闻奖评选的精神、要求、规则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省记协领导一一作了解答。

省记协领导,省广电协会负责人,全省省、市主要媒体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群众杂志、传媒观察杂志负责人,13个设区市记协秘书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省专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省县市报研究会负责人,南大新传院、南师大新传院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记协常务副主席刘守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