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
2020-09-15 16:33:00  

不能忘却的纪念

聂龙妃

“……这是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这是高尚与卑贱、伟大与渺小的人格考验……”

这是一段写在息烽集中营纪念馆里大厅墙上的话,题名《烽火不息》。从庄园变成集中营,从山清水秀变成血雨腥风,息烽集中营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先烈志士们用自己的血与肉、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敌人。

一个猫洞,埋着无数先烈的遗骨

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全国设有三大集中营,贵州的息烽、重庆的白公馆、江西上饶,其中,息烽集中营是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管理最严的。

集中营里有个地方叫“猫洞”, 是个天然的溶洞,很特殊,因为无论里面喊得多么撕心裂肺,外面什么也听不到,所以,这里就成为设有十多种酷刑的军统特务刑讯先烈志士的地点。据悉,在猫洞的最里面,有一个水牢,里面的水很浑浊而且有腐蚀性,那时的军统特务会将“政治犯”先关进水牢泡一阵子,然后带出来用刑,将人打得皮开肉绽。

这个猫洞里到底有多少先烈志士被害?我们无从得知。讲解员介绍,当年军统特务撤离时,为掩盖罪行,拖来黏性极强的黏土将洞填上,后来当地政府开挖时,仅在洞口附近就挖出许多烈士遗骸,有的还带着镣铐,不敢想象,若是深挖进去,里面不知埋有多少白骨。

一层“矮房”,压不弯他们的脊梁

由于集中营原是一座地主庄园,有些房屋离地有一段距离,据说当时是用来养家禽的,在其中一个关押处,记者就看到了这样构造的房屋,讲解员介绍,为了折磨被关在这里的“政治犯”, 军统特务将原先开放式的圈养处改造成了屋子。

记者来到屋前,屋门门敞着,但里面依旧黑黢黢的,看的不那么真切,屋子的“层高”不高,记者1.63米,在里面行动需要低着头,若是再高一点的人进来则需弯着腰,为什么要弄这样一层矮房?“原先高度只有1.4米,后来修缮提高了些,当时改造这个地方,就是为了让坚强不屈的志士们低头,在精神上折磨他们。”

“低头”?一层”矮房“就能让先烈志士低头?这当然不可能。要知道集中营里折磨人的酷刑很多很多,但是从没能磨掉先烈志士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哪怕肉体被毁灭,也要捍卫生命尊严,实现生命价值。

一份致敬,不忘历史继续前进

今年的9月30日,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如今,战火的硝烟散尽,囚牢的阴霾扫除,苦难的中国站起来了,此刻,是烈士们不曾到达的天明。时光匆匆,带走很多,但总有些是带不走的:先烈们与敌人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不会被遗忘,他们高尚的精神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得以传承。

历史,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国正发展壮大,但我们仍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以茅以升先生的话与君共勉: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作者为南京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