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头有责任 笔下有乾坤
南京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左中甫
我是南京日报评论员左中甫,发言的题目是《肩上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细心的读者都会留意到,在每天出版的南京日报鲜红的报头下,还印着六个字:责任铸就形象。这六个字,可以说是我们报纸的理念宣示,是我们报社上下的工作追求。
南京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是省会城市的主流媒体,是区域舆论环境的重要塑造者。作为党报评论员,责任尤其重大。我们评论部门除了经常在头版推出社论、评论员文章和政论专栏,每个工作日还要推出半个版的评论版。多年工作在一线,我深深地感到必须格外珍惜手中的这支笔,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努力以建设者姿态做好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积极宣讲政策主张、引导社会情绪、解决矛盾问题、推动实际工作。
以建设者姿态做好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三讲三重”:一是讲大局、重导向,确保舆论引导和监督工作导向正确;二是讲策略、重方法,精心研究、精准把握引导和监督的时度效,找准各方诉求的平衡点、利益的交汇点和立论的发力点;三是讲反响、重效果,始终以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工作导向,力求做到既不失语又不乱语、既不缺位又不越位。
举个例子来说,今年是南京城市建设的“大年”,城建总盘子超过了举办青奥会的2014年。早在3月初,市委市政府就对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城市作出具体部署。应当说,这个要求在绝大部分工程建设中都得到了严格落实,但也有极少数项目存在着粗枝大叶、不够精细的问题。我们分析认为,在全市城建工作全面展开之际,推出一篇明确反映市委市政府态度、市民群众心声的监督性评论,有助于推动这项重点工作。在报社领导的鼓励和把关下,今年5月23日,我们刊发了一篇立场鲜明、指向明确的评论,题目就叫《精细化不能止于“墙上挂”》。稿件见报后,读者反响良好,市领导专门作出批示,有关部门迅速做了整改。这是一个以建设性态度成功开展舆论监督、有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典型案例。
近段时间,结合实际工作,我再次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几次重要讲话,进一步加深了对做好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工作的认识。结合学习体会,在此我想提三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没有公信力就没有引导力。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是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来源。加强舆论监督,就是强化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在这方面,新闻媒体内外各方需要形成更加牢固的理念共识。
第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单位、个人把舆论监督当作负能量,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还面临着“执行难”,报道数量和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这方面,期待各级主管部门能够更多地为新闻媒体撑腰打气、保驾护航,让新闻媒体工作有信心、干事有队伍、履职有阵地。
第三,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期待着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更加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支持媒体更加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舆论引导和监督工作。当然,新闻媒体也要更加自觉、审慎地把握好工作的分寸和尺度,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添彩不添堵。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新时代为我们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建功立业的广阔空间。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树立大局观、当好建设者,努力书写更多充满时代气息、彰显新闻人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