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铁军精神 永葆奋斗初心
2020-09-14 17:30:00  

传承铁军精神 永葆奋斗初心

王谷雨

参加省三教办组织的江西革命老区行活动,5天时间走了南昌、井冈山、瑞金等5个市县,虽然步履匆匆,却因行走在这片英雄的热土而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江西,这片伟大的“红土地”,在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进程中,有着太多不可跨越的历史丰碑。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于都是万里长征的始发地;瑞金孕育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那么多开创性的第一都从这里开始的。在这片红土地上诞生的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已然成为中国革命的璀璨瑰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中国崛起与发展的历史长卷上书写出英勇无畏、永不言败的奋斗篇章。

我的家乡——盐城,也是一座红色的革命城市。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继续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陈毅、张云逸、刘少奇、赖传珠、邓子恢等这些在家乡耳熟能详的革命领导人名字,在此次江西革命老区行考察学习中,也不止一次地被提及,他们都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过。1938年,就是在江西南昌,新四军开始了他的历史征程。

我所供职的媒体盐阜大众报是中共盐城市委机关报,也是一份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有着75年历史的报纸。1943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在苏北盐城创刊,刘少奇同志亲笔提写报名。盐阜大众报始终秉承铁军精神,坚持“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办报宗旨,为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宝贵的办报经验。

踏上江西这片红色热土,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习一路思考。重温英雄们的壮烈事迹,遥想那个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想当年,盐阜大众报人也是一手拿枪一手办报,与党和人民一起经受血与火的考验。7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著名作家阿英的长子、本报记者钱毅在深入前线的采访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牺牲时年仅22岁。黄克诚将军亲笔题词,称他是“真正的人民英雄”。翻阅报社历史,在抗战烽火中、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里、在非典隔离病房前、在洪流激荡的冲锋舟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盐阜报人的身影。

2016年6月23日下午,盐城阜宁、射阳地区发生了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8970多户群众受灾,31841间房屋倒塌。当天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立即指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随即批示,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搜寻和伤员救治,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灾难发生后,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迅速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灾区,最快速度进入现场。受灾点到处残垣断壁,一片废墟,晚上10点多,又下起了大雨,道路被毁,全面断电,大家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当我们多路记者把全部稿件采写好发回报社时,已是次日凌晨5点多。就这样连续一个多星期,我们采访团队中的大部分成员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始终坚持在新闻一线。

从6月23日到30日,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共刊发47个整版;新媒体滚动发稿1200多篇,与新浪江苏等联动推出的“阜宁强龙卷风”微博话题,阅读浏览量超10亿次,逐步推动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舆论氛围,凝聚起全社会抗击风灾的强大力量。

在江西革命老区考察学习期间,我渐渐发现盐阜大众报始终秉承的铁军精神,与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原本一脉相承。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样一次老区行对我来说,是一次历史寻访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溯源之旅。

自2016年以来,我不仅两次参加老区行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洗礼,而且两次参加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有机会与全省乃至全国新闻记者进行交流学习。可以说,这给了我16多年记者岁月中不可多得的经历与收获。下面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这一路走来的体会。

关键词一——感动

“好记者讲好故事”团队有感人的故事。对记者来说,讲故事是本职,讲好故事是本事。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么多年来,记者采访都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而“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则提供一个可以讲述记者自己故事的平台。新闻背后一个个感人事迹,凝聚着记者对这份职业的担当与真情,从演讲比赛到全省巡讲,不少故事我听了多遍,但每一次都被深深感动。

当然,感动的不仅是故事,还有新闻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每次巡讲,三教办领导都会给我们故事团成员提出诚恳的建议。故事团到各地巡讲,成员彼此之间互相帮忙播放视频资料或PPT文件。我是一名纸媒新闻人,多年来比较习惯用文字向受众传递信息,讲故事时常受方言影响,有发音不到位的地方,团队中很多在广电媒体工作的新闻同仁都热心地给予指点。这两年来的讲故事锻炼,让我普通话水平有显著提高。可以说每一次参加故事团活动,都会收获一份格外的感动。

关键词二——感谢

感谢省三教办组织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让我们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有了更多彼此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故事团的小伙伴们,这是一个温暖向上充满力量的团队。在这里收获的一切,都让我在工作中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去年4月份,盐阜大众报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我尝试主持直播上线活动;5月18日,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上,我参与直播了首届中国沿海湿地国际摄影展活动。这些我个人职业生涯的各种转型尝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故事团队中的锻炼。参加此次江西革命老区行活动,更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广电记者是如何播报新闻,感受他们手持话筒面对镜头的那份职业自信。相信这些学习都会对我转型为一名新时代的融媒体记者大有裨益。

关键词三——感叹

从南昌经井冈山到赣州兴国、于都,再到瑞金,一路走来,我们不仅可以透过历史的硝烟去感受毛泽东、朱德等伟人为着崇高的信念而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而且也由衷感叹这种从红色基因中传承而来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时代精神,给今天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联系工作,当前大多传统媒体承受着市场、体制、竞争等多方面压力,面对困境,我们要学习江西革命老区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推进传统媒体全新发展。在于都长征纪念馆参观时看到这样一句话印象深刻,“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作为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永葆奋斗初心,肩负使命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奋勇向前的中国力量。

(作者为盐阜大众报融媒体指挥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