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地方主流媒体融合直播的应对之策
——以江苏丰县“6.15”爆炸案报道为例
刘青 朱宸昕
2018年5月28日,徐州广电创作的《江苏丰县爆炸案件最新报道》获得2017年度江苏媒体融合优秀作品直播类二等奖。包括丰县爆炸案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徐州广电传媒集团这一地方主流媒体来说,既是挑战更是对新闻媒体管理水平和作战能力的锤炼。
2017年6月15日16时48分,江苏丰县创新幼儿园门口附近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5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徐州广电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及时关注到这一舆情,在确认事件基本情况后,立即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在中央厨房的统筹安排下,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出击,牢牢守住了信息场和舆论场两块阵地。
徐州广电对“丰县爆炸案”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置,采取的策略是新媒体快发声,既采用权威消息同时体现徐州立场;多屏联动,两次直播有力引导舆论;及时辟谣、引导舆论、以正视听,彰显媒体责任;在完成本台报道的同时,徐州广电也积极配合中央台及江苏省台工作,加强外宣。回看这一整套动作得以完成,既有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更重要的是,徐州广电深耕媒体融合直播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支可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直播队伍和一整套一拉就响的应急直播方案。
中央厨房融合统筹
丰县爆炸案发生后,大量现场目击者用手机拍摄了爆炸现场的惨烈现状,并立刻在朋友圈、微博、论坛等平台大量传播。百度指数显示,事件发生后,来自徐州的IP搜索“丰县 爆炸”的搜索量直线上升,本地用户对于事件的关注所引发的是社会焦虑不安的累积。徐州广电融合发展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中央厨房,迅速做出反应:一是新媒体编辑随时关注网上丰县爆炸案的动态消息,盯紧徐州发布、平安徐州、情义丰县等政府官微,一有消息及时汇报;二是派出由全媒体记者和新媒体编辑共同组成的报道组赶赴丰县,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事件的最新进展;三是和市区各大医院联系或直接派出记者守候,关注是否有转院伤员及救治情况。四是热线接听人员和无线徐州各平台维护人员及时梳理用户信息反馈。
部门联动共同出击
当全媒体报道组赶到丰县时,处于闹市区的爆炸现场已被警方封锁,记者穿街过巷也只能到达警戒范围,核心区域已被围挡无法接近。丰县各大医院的情况也纷纷加强了警戒,禁止记者采访。记者一面在外围采访部分伤情较轻已经出院的伤者和家属,一面积极联系当地宣传主管部门,凭借地缘人熟的优势,终于在第二天凌晨,采访到丰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初步了解伤亡和救治情况。第二天一早医院就拒绝了媒体采访,徐州广电的这段珍贵视频采访成为了很多媒体转发的重要信息。
除了对医院的采访,另一组记者也随同徐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夜赶赴丰县。两组记者相互配合,在丰县详细采访拍摄了救治伤者、领导慰问、指导警方破案和协调各方力量救援等情况。
由于丰县医疗条件有限,部分伤员被连夜转往徐州的一些大型医院救治,早已就位的广电记者第一时间拍摄到了医院的准备措施、伤员转入情况,医务人员研究救治方案和实施手术等关键信息,满足了公众对人员救助情况的信息渴求。全面展现了党委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积极作为和广电全媒体记者的应急报道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徐州广电记者在本次报道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以在丰县召开的两次发布会为例,多数记者在获知发布会时间后就回到宾馆休息,但徐州广电的记者没有,他们一面架设好机器,占据发布会现场拍摄的有利位置,一面用手机写稿回传中央厨房。就在这个过程中,徐州广电记者第一时间得知了发布会改期的消息,并一直坚持到了第一轮发布会结束,实时回传了发布会内容,凌晨3点才离开会场。两个多小时休息后,记者再次投入采访,第二轮新闻发布会是事发后第二天中午1点55分,而这个时间也是在多轮调整后确定的,为了不错过这一关键直播,记者始终不离开会场,午饭也顾不得了。
打破常规重组信息
事发当晚九点,无线徐州微信和无线徐州APP就播发新华社消息《江苏丰县发生一起爆炸事件,已致7死66伤》,在徐州本地媒体中最快发布权威消息,解除群众的疑惑。
当晚十点,徐州广电新闻综合频道《徐州夜新闻》栏目,除了播发字幕拉滚等相关信息外,还和正在丰县采访的记者进行了4G视频连线,除了官方通报内容之外,着重报道了当地政府的处置措施,尤其是丰县各医院开通紧急通道,全力救治伤员的情况。通过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强化了徐州广电在本地公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16日凌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将爆炸案件初步定为刑事案件,并公布了最新人员伤亡数字及救治情况,记者立即根据新华社的稿件和发布会的现场制作了两个视频,画面大量采用了前方记者想方设法拍到的案发现场、医院救治、侦办案情等镜头,对新闻发布会,后方人员没有做任何剪辑,特别是发布会开始,全场向罹难者默哀的画面震撼人心。这条消息在无线徐州APP发布后随即被大量转发。据网信部门统计,截自到16日也就是爆炸案发生的第二天上午10点,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搜狐、网易、凤凰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刊登报道1900余条,新闻客户端推送新闻732条,相关微博121860条,微信公众号文章840余篇,在这所有的报道中,无线徐州APP的这条报道给用户呈现的信息最为丰富。
纵观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前方记者采集的信息和直播素材,被后方编辑不断拆分组合,有时是化整为零的多平台碎片化分发,而到直播过程中,这些消息又被通过图文和视频的形式重新组合以丰富直播内容。在不到24小时,徐州广电的就生产处了30多条全媒体稿件,进行了两场直播,其中3篇稿件点击量突破10万+,直播点击量超过30万。
坚守底线拒绝带血的流量
诚然,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流量被一些人视为王道,但是,主流媒体有自己的品格,记者的人格更是从业者的情怀与坚守。面对丰县爆炸案,部分自媒体原生态发布爆炸现场的惨状,不少死伤者衣不蔽体,哭泣的幼儿浑身是血被送往医院抢救。这不仅是对伤者和逝者的不尊重,也会给用户带来心灵上的沉重打击,污染媒体传播环境。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徐州台自觉拒绝带血的流量和收视率,坚持不渲染血腥,不猎奇,不炒作。不得不用现场画面也必定做技术处理。
爆炸发生后,流言四起,外地的爆炸视频在互联网中被移花接木,当场死亡15人的谣言帖也在网络上疯传,徐州广电都迅速向警方等部门求证,并利用客户端和微博迅速发布,让谣言止于公开和权威。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媒体竞争怎样激烈,众媒时代的主流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
(作者分别为徐州广电传媒集团融合发展中心互联网运营部执行主编、徐州广电传媒集团融合发展中心互联网运营部内容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