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漫画”也要有“大格局”
——从获奖漫画看新华日报《漫说快评》栏目特色
刘庆传
奇葩之证明(张永文)
在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度江苏好新闻(漫画类)评选中,《新华日报》报送的5幅作品有4幅获奖。其中,《“2就是二”还要证明?》获得一等奖。至此,新华日报《漫说快评》栏目已获得中国新闻奖3次(两次为一等奖);江苏省报纸好新闻奖(漫画类)24次,其中一等奖13次。《漫说快评》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小漫画”也要有“大视角”“大格局”,能够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百姓痛点,紧扣社会脉点,抓住重要节点,关注改革发展和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主题、重点事件、重要现象,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能言,发出党报声音,开辟党报评论“新天地”。
2009年7月,新华日报创办《漫说快评》专栏,目前每周出版五期左右,在该报“焦点”版固定位置刊载。《漫说快评》用漫画配短评的形式,以漫画代替文字的表达功能,以短评拓展画面内涵,将漫画的形象幽默生动与短评的理性深刻独到融为一体,选题丰富多样,评论短小精悍,漫画风趣幽默,形式生动活泼,改变了党报一本正经、刻板严肃的传统形象,受到读者欢迎和业界肯定。
1、聚焦新闻热点,引导社会舆论。新华日报把漫画作为干预社会生活,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工具,充分发挥漫画风趣幽默、生动形象、褒贬分明、思想深刻等特点,配以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短评,第一时间品评社会热点新闻,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了党报的观点和声音,提升了党报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效果。面对社会热点新闻和热点新闻现象,《漫说快评》坚持党报立场,理直气壮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上,旗帜鲜明地唱响“党报最强音”,既创新了党报新闻舆论宣传的样式,又弘扬了主旋律,激发了正能量。
今年获得全省报纸好新闻(漫画类)一等奖的《“2就是二”还要证明?》就是这样一幅聚焦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的作品。2017年12月5日,南京市雨花公安分局梅山派出所开出了这样一份证明,内容是:“梅山生活区201幢2单元XXX室即是201幢二单元XXX室,二者是同一地址,特此证明。”原来,南京一位居民在卖房时发现,尽管房产证上的地址和户口簿上的地址是一样的,但数字不一样,一个是“2单元”,一个是“二单元”,房产部门要求他到派出所开个证明两者是一个房子。针对这种“证明依赖症”,新华日报发表漫评,评论指出:“‘2就是二’还要证明?看不下去的民警在该证明背后写道:‘同一栋房子又怎么会有两个相同的单元,2就是二,有何不同?小学生都知道的问题,还要出证明,可笑之极。请相关部门多为老百姓考虑,不要让老百姓跑来跑去耽误时间。’让老百姓开这证明的‘有关部门’,真该好好看看这段文字。”正因为漫画紧跟社会热点,关注百姓关注的问题,针对一些单位动辄让百姓开证明的现象,讲了大家希望讲的话,才有影响力。
又如,近年来,一些单位每每遇到舆论曝光,都拿“这是临时工干的”作为搪塞,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针对这种现象,《漫说快评》在2013年1月15日发表漫画评论,指出“不能把临时工当成万能挡箭牌”,作为有关部门,动辄拿“临时工”作为搪塞,难以服众,有损公信力,有力地引导了舆论,该漫画被评为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关注百姓“痛点”,疏导社会情绪。百姓的“痛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党报应该关注的焦点。经济发展后,百姓民生大为改善,但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这些短板有的甚至成为群众身上的“痛点”“泪点”。针对百姓“痛点”,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一方面不回避,不无视,对新近发生的相关热点新闻,及时介入,组织漫画评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坚持理性发声,不渲染、不炒作、不偏激,既为消除“痛点”“泪点”鼓与呼,又注重消解社会情绪,努力做好解释工作,引导社会各方理性看、客观看、辩证地看,不激发和扩大矛盾,为促进社会和谐筑牢思想基础。
比如,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与年轻人争抢锻炼场所的新闻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现象,《漫说快评》在2017年12月12日就重庆一社区百名老人在楼下跳健身舞时遭楼上住户泼粪驱赶一事发表漫评《“老人健身”该何处安放》,指出:“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场馆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化解这一矛盾,既要加强硬件建设,多建场馆,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培育宽容包容的社会风气。”再如,招聘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是百姓痛恨的又一个“痛点”。2017年12月25日,湖南长沙天心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公开招聘8名合同制环卫管理员,招聘范围却明确注明“面向干部职工子弟、家属和亲戚朋友”。对此,《漫说快评》在2017年12月28日发表漫评《招聘岂能如此“厚此薄彼”》,指出:“招聘不看学历能力,只看裙带关系,不利于优中选优,不利于事业发展,更有违公平。”
3、紧扣社会“脉点”,培育健康心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处在不同阶层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心态,有理性平和的,也有偏激极端的,有阳光热情朝气蓬勃的,也要阴暗冷峻暮气沉沉的。利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介入社会生活,矫正不良心态,培育健康心态,是党报的责任 。新华日报《漫说快评》紧扣社会“脉点”,把准社会脉搏,回应百姓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努力培育理性健康平和的社会心态。《漫说快评》题材广泛,有抨击个别干部作风傲慢、霸道、冷漠的,也有批评社会不正之风和不良现象的,不管哪种题材,都坚守党报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培育心态,抵制偏激,倡导理性,彰显正义,引领价值。
比如,针对一些贫困户不怕“戴帽”甚至以争取到低保政策为荣的不良心态,2018年1月16日,《漫说快评》抓住“某贫困县小学生在《我的理想》的作文中表示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贫困户”的新闻,发表漫评,鲜明指出:“一个家庭成为贫困户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但其中一些人就此不思进取,以至于让小学生感到欣羡,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该尽快扭转。”再如,针对一些家长在给孩子起名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漫说快评》在2017年11月27日刊发的漫评《“北雁云依” 缘何“坠落”》中指出:“作为父母有没有替孩子想过:起一个这么怪的名字,她这一生得受到多少次好奇的询问和异样的眼光,得增加多少烦恼?孩子起名,还是别标新立异好。”又如,今年1月,成都女子何某将一条柯基犬扔下五楼被公诸网络后,网上掀起一场“报复”行动:何某及其丈夫的有关信息悉数被曝光,何某家门口被扔垃圾、喷油漆,其照片甚至被PS为灵堂照片。针对一些网民动辄以“人肉搜索”搞“替天行道”的心态,《漫说快评》在1月18日发表漫评《“网络报复”不可取》,指出:网友不能把自己臆想为“正义的化身”和法律的“最终裁判”,不能以错误去对待错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报复不能肆意妄为”,这一漫评对于消除暴戾心态起到重要作用。
4、抓住重要“节点”,彰显主流价值。漫画既可以关注小事件,也可以聚焦大主题。新华日报《漫说快评》除了日常每周五期左右的漫画评论,也抓住国庆60周年、世界杯、全国两会、年终盘点、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特别策划”的形式,推出漫画专版或通版漫画,用漫画表达大主题,彰显主流价值。比如,利用漫画进行年终盘点。在年底的年终盘点中推出两一个或者两个整版的漫画专版,每幅漫画聚焦过去一年中值得关注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回眸,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再如,利用漫画宣传两会精神。就全国和省两会上的热点话题,邀请漫画作者创作漫画,从正面宣传的角度,图文并茂地传递两会声音。又如,推出国庆漫画专版。邀请全国漫画作者就国庆主题创作漫画,歌颂祖国,歌颂社会的发展进步,歌颂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这些虽然只是结合特殊的时间节点推出,见报频率并不高,但一经推出,无不受到热烈欢迎。
作为一个创办近十年、出版近千期的栏目,新华日报《漫说快评》用漫画加短评的方式,以贴近生活和开放活跃的姿态,凭借睿智的短评和形象的画面,在方寸之间慧眼观百态,妙语评热点,在为报纸改进评论、引导舆论、活化表达、美化版面的同时,也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疏导社会情绪,培育社会心态,加强价值引领,为拓展党报作为空间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评论理论部副主任)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