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时代,延展引导舆论的传播链
——新华传媒智库成功举办首期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
彭广余 廖卉
5月4日至6日,由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主办的首期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在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办。国内舆情研究领域的五名重量级专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授课,给全省174名新闻宣传及舆情管理工作者带来了一场舆情应对、舆情管理的思想盛宴。
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包丰在开班讲话中表示,江苏是互联网大省,全省约有网民4900万人,备案网站49.3万个,属地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300多万个,当前我省网上舆情依然突出,研修班以“新闻新时代及网络舆情应对”为主题非常及时,很有意义。
对舆情意识的社会需求没有死角
首期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报名之踊跃甚至超出预料,彰显出强烈的社会需求和新华日报的品牌号召力。
本期舆情研修班以“新闻新时代及网络舆情应对”为主题,重点面向江苏省内市县区、各部委办局及大中型企业的新闻宣传、舆情管理工作者。招生通知发出半个月,反馈信息显示已经达到预期招生人数,计划4月28日报名截止,然而消息如涟漪一般扩散,直至研修班学员报到当天,学员手册已经制作完成,还有报名者坚持要求参加听课。
在新媒体的传播格局下,互联网上充斥着利益诉求、思想交锋,网络行为与现实情况互动、交织,令当下的社会舆论形态日趋复杂,应对和管理好舆情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谁都不是舆论的看客,谁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主角,“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认识和把握信息传播规律,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理性地进行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各单位的重要课题。提高地方、行业、单位相关人员的新时代新闻素养,提升舆情监测、分析、应对和管理能力,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舆情事件,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
新华传媒智库是新华日报社在转型融合中新成立的部门,整合了集团内多种资源,适时推出了第一期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的最终人数达174人,他们有的来自传统与舆论打交道的部门,如镇江市委宣传部、昆山市委宣传部等;有的过去并不直接接触舆论,但现在却很可能成为舆论的中心,比如省安监局、南京市司法局;他们有的本就是专业人员,比如来自网信办、外联处,甚至还有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从业者;还有的学员来自东大、南邮、海事学院等高校、方洋集团、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动物园等企事业单位,他们带着困惑和期待走进了研修班的课堂,不得不说舆情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没有死角。
这是一场舆情应对的“思想盛宴”
走进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一方面是基于迫切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对主办方新华日报——这份有着80年报龄的党报的信任。所以新华传媒智库相信,高水准的课程设计是回报这份信任的最大诚意。
研修班特邀国内新闻界及舆情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现场授课,采用了政策解读、案例解析、场景模拟、分组研讨、互动交流、观摩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培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紫金传媒研究院(北京)执行院长赵曙光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网总编辑助理、知名公众号“牛弹琴”创始人刘洪,南京市委网信办专职副主任刘斌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生态与传播之道、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大数据和新媒体的发展、网上意识形态交锋等角度开讲,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分享了最新舆情研究成果,让学员们获益匪浅。
学员代表、丰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鹿飞表示,本期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的举办,给全省宣传干部提供了一次“充电”的机会,下一步将把在研修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提升新水平。
两天的培训,满满的都是干货。新华传媒智库的同志笑称:不怕“累着”学员,就怕“饿着”学员。授课期间,新华传媒智库还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了新华日报报史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合作伙伴——烽火科技南京总部。甚至晚上的时间都没有闲置,邀请新华日报《思想周刊》负责人、交汇点负责人、新华传媒智库研究员与学员面对面研讨交流,分享各自的业务体会,虽然只是一堂“选修课”,竟也久久不散。
专家们的课件在征得同意获得授权后,最快时间提供给学员进一步回味反刍;学员群在课程结束后,迅速成了大家讨论舆情、交流心得的空间。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显示,学员们对这次真教实学的研修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媒体智库化是党报的供给侧改革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曾撰文指出,党报的智库化转型,是党报内容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成立的新华传媒智库从开放、创新、服务的角度对这一改革进行了探索。
马克思指出,报刊不仅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责无旁贷,党报更要当好引领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既要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又要启智育民、引导舆论。互联网时代,智库与媒体正在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新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传统媒体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智库化”成为传统媒体转型途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双传学表示,发挥党报智库功能,党报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延展传播链条,实现“流程再造”。从现代智库理论角度来看,“制造社会舆论”功能,就是报刊智库功能之一。新华传媒智库开办舆情研修班则是延展这一功能传播链条的有益尝试。
发挥智库功能,党报必须更加开放。媒体智库既拥有自身丰富的社会资源网络和较为畅通的信息交流、报送和转化渠道,也善于与社会资源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组织跨体制、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以“1+N”的聚合模式,使智库由“孤岛”变为“群岛”,谋求共赢发展,这是媒体智库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华传媒智库成立伊始,打造了若干服务平台,并且优先展开了两大服务项目,一是学者记者地方(行业)行,把集聚的智慧送到需要的地方;第二就是开办研修班,让更多的人才获得高品质的培训。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途径,突破传统媒体的围城,把党报制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实践在报纸版面、网站页面以外的广阔空间。事实证明,这两种探索都取得了成功。
传统思维中,媒体通常的角色是信息传播者、舆论监督者,更别说“无冕之王”这样的称谓了,有意无意地站在了供应链的上端。但是在新媒体格局下,媒体人其实已经走下了神坛,而成为信息服务者。
新华日报将今年定位为“服务提升年”,不仅在广告、发行部门倡导服务理念,作为内容提供的编辑部也在提升服务意识。新华传媒智库开办舆情研修班,也立足于服务,既提供高品质的知识服务,也做好扎实的会务服务。培训期间,新华传媒智库全员发动,投入服务。智库员工分工到位,从早上7:00到晚上8:00,随时协调处理学员们的疑问和需要。开班的早上就遭遇了南京初夏的阵雨,虽然只有几十米的路,工作人员已经贴心地准备了雨伞,第一时间送到学员手中。但第二天早上的倾盆大雨是有伞也挡不住的,工作人员一早已经到位,全程引导学员选择合理的避雨路线去课堂,展现出的专业服务素质令学员们非常感动。
首期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结业后,关于第二期开班时间和课程计划的询问和预报名就不断。包括开办研修班等一系列有序开展的各项工作在内,开放、创新、服务的新华传媒智库已经在路上,虽然道路崎岖,但依然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