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中场:传统媒体能否入局?
2020-09-14 16:07:00
从所谓的“元年”2016年至今,知识付费在质疑和唱衰声中仍然稳步发展。相比互联网平台入局知识付费的尝试而言,传统媒体的声势相对较小。其中的入局者不论数量还是规模,似乎都难以和新媒体平台较量。那么,传统媒体到底有没有机会入局知识付费?它自身的资源能够满足市场和知识购买者的需求吗?消费者有没有理由为其买单?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董晨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丁依然通过研究认为,传统媒体入局知识付费,具有头部资源的优势、权威性的优势、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的优势、拥有黏性较大的读者群体、更有可能提供系统性的、精深的知识,而非仅仅止步于知识胶囊。但也会因为资本实力和市场经验而落入下风。不过,其内容变现仍然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与纯平台机构合作,与既有商业机构合作。
他们认为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内容,但短板则在平台。平台创业需要同时解决两方面问题,内容(对传统媒体来讲,并不是问题)和互联网用户(既需要依靠专业营销人员的努力,也少不了巨额资本的加持)。这后者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并不容易获得。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讲,与这些纯平台机构的合作,也许是一条更加便捷的发展路径。
当然,传统媒体亦可以寻求与既有知识付费品牌的合作。传统媒体大多缺乏商业运作的活力和经验。在传统媒体的框架内,很多行业内的首席记者、专栏作家并不一定都拥有足够的分享渠道,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时很难和购买者的需求相对接。所以,在与既有知识付费品牌的合作上,传统媒体大有可为。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再是任何专家,甚至不是任何知识机构,而是房间本身。所以传统媒体要做的,或许就是成为这样的房间,容纳所有的人与思考,并且提供渠道,把他们串联起来。
从所谓的“元年” 2016年至今,知识付费在质疑和唱衰声中仍然稳步发展。相比互联网平台入局知识付费的尝试而言,传统媒体的声势相对较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董晨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丁依然通过研究认为,传统媒体入局知识付费,具有头部资源的优势、权威性的优势、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的优势、拥有黏性较大的读者群体、更有可能提供系统性的、精深的知识。当然,传统媒体亦可以寻求与既有知识付费品牌的合作。所以传统媒体要做的,或许就是成为这样的房间,容纳所有的人与思考,并且提供渠道,把他们串联起来。
从所谓的“元年” 2016年至今,知识付费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