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真情 真诚 ——《锦绣纪》创作微谈
2020-09-14 15:21:00  

真实真情真诚

——《锦绣纪》创作微谈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孙欣

很高兴在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在这里与大家共襄节日盛会,分享收获的喜悦。

我代表节目组做个简要的创作报告。中国新闻奖是一线新闻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和莫大的荣誉。从业二十多年来,我和节目组很多同事的工作重点一直在电视社教和纪录片创作上。这次《锦绣纪》以电视纪录片的节目类型获得了新闻奖,这受惠于新闻宣传和新闻评奖的多元化,也得益于我们就职的苏州广电总台始终遵循——以导向为魂、以内容为王。自2009年至今,在中国新闻奖角逐中,苏州广电已八年八获奖,更三度登顶。

《锦绣纪》海外版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诉求,在创作上我们抓住了三个“真”。

第一个是“真实”。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蚕桑技艺和丝绸文化的纪录片。创作伊始,我们就定了一个目标,要聚焦现实的“活力中国”,不只要讲述历史文化,更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梦想。历时近两年,我们走访了大半个中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丝织技艺和传承人,以他们为前景和聚焦点,用人物来讲织物,用今人来说古人。

唯有深入基层、亲临现场,才能收获真实记录,也唯有真实记录才能赢得真实传播。这些用生命与丝绸结缘的人,他们是个体,也是一个群体,通过他们可以由微观见宏观、以生动见深刻。

第二个是“真情”。

《锦绣纪》片长43分钟,包含了6个大故事和4个小故事,涉及13个主要人物。跳跃式、碎片化的叙事使节目拥有了更好的节奏和视觉呈现,能有效抓住当代观众的注意力。但与之相对,“形散而神聚”就成为一个重要创作课题。将众多的人物和故事连缀起来,节目用的是一根情感的线索,无论古往今来、无论东西南北,人们都热爱自然的神奇造化,都追求美好的情感和幸福的生活。开掘和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将叙事架构从宣传思维转向故事思维,这是一部纪录片能够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们共同接受的灵丹密钥。

第三个是“真诚”。

《锦绣纪》记录的是一群不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彰显的不只是工匠精神,还有勤劳、智慧、善良、坚韧、创新和奉献等等,他们用行动和梦想阐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汇聚成真实可感的中国力量,他们也第一时间感动和鼓励了节目创作组。以对等的工匠精神、用一份从容和尊敬,去记录那些不知疲倦的创造者,我们不仅以艺术审美的眼光,也以科学求证的严谨执着于每一个细节。讲好中国故事,镜头中要有人,笔下要有人,心中更要有人。我想,节目创作者的真诚也是实现成功国际传播的一个先决条件。就在刚刚结束的四川电视节上,《锦绣纪》新又获得了亚广联颁发的“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奖”。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镜头描绘我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更记录这个火热而光荣的时代。我们记录的内容,有一天也会成为历史,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这些记录本身能成为历史陈述的一种方式。最后用两句话作结语并与大家共勉:春秋易代,我们慎终追远;继往开来,必定光景常新。

(本文作者为《锦绣纪》节目主创成员,作品《锦绣纪》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