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报业传媒集团: 让更多的人为H5写“剧本”
2020-09-14 15:09:00  

在新技术的传播环境下,对媒体而言,“两会”报道既要守正又要出奇,既要出彩又要不出格,确实每次都是机遇与挑战。

对于今年的市“两会”报道,镇江日报在按照市委宣传部事先拟定的报道要求的基础上,在集团总编会前策划动员时强调的坚持“准确、充分、创新”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顺应新技术传播趋势,在加大媒体融合上做了一次新尝试。特别是依托“今日镇江”客户端推出的“微”访谈,开启微信聊天式采访的先河,文章一改以往严肃文风,记者和受访嘉宾以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微信头像出现,轻松活泼对话交流,有较强的互动感、代入感。

不少网友通过多种方式为创意点赞。记者编辑们也感到,这次创新,一方面拓展了思路,突破了传统报道的局限;另一方面也锻炼了队伍,积攒了人气。大家觉得,政务类报道只要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多些策划创意,可以获得大批网友喜爱,取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一、事先制作模拟版H5

由于是第一次借助“今日镇江”客户端,是第一次尝试用微信体做访谈式新闻报道,而距离“两会”开幕时间又非常近了,策划动员会后,记者编辑对新方式还不是很了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否会愿意接受这种采访,也是未知数,所以,为了方便记者了解创意方案,更好地进行采访,方便记者与受访对象沟通,我们决定,先做模拟版“微”访谈,让大家知道那是什么样子。

我们事先预设一个“老小区改造”的话题,作成一问一答的WORD文件,并就进一步贴近微信聊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最终制作的H5模板主图为镇江的城市景观图,在标题区上方,增加“今日镇江”LOGO和文字,借此扩大其影响力;同时增加政协会和人代会的会徽。

改进后的H5模板发给记者后,他们感觉很新奇,同时也明白了操作的方法。很快,采访记者就根据布置的“微”访谈话题,与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取得联系,获得认可。

二、适当调整预设主题

为了方便尽量提前安排任务,也避免选题撞车,我们预先考虑了6篇“微”访谈的主题,即2017年镇江发展期末成绩单、老小区改造、西南片区环境整治、富民惠民新利好、打造文化标识、魔幻海洋世界来了(旅游话题)等,总的要求是,话题“越具体越好,能够回应2018年市民的期待”,从而提高大家关注的兴趣。

考虑到方便找采访嘉宾,我们还调整了两个“微”话题,一个是老年人反映的公交车起步快的话题,另一个是关于“困境儿童”政策认定的话题。可以说,前一个关注度较高,后一个精准关注具体问题,从传播效果来看,也达到了预期。

三、确保主题最新时效

万事开头难。对于系列“微”访谈创新来说,第一篇话题很重要,确定怎样的主题意味着能不能一炮打响。在策划该方案时,恰好支付宝公布个人年度账单,许多人都会在意自己的消费“成绩单”,而“两会”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总结分析去年成绩,谋划布置新年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会公布镇江的2017年发展业绩。于是,我们考虑,第一篇“微”访谈最有时效的话题就是:你怎么看“2017镇江期末成绩单”。因为对代表委员而言,这不仅仅是“围观”,更是评价和审议。当然也包括代表委员自我审视履职情况。果不其然,该话题引发的点击量,在6个访谈中遥遥领先。

当然,“两会”期间会有许多话题引起市民的兴趣,而我们在“两会聚焦”和“两会走笔”中,都进行了错位安排。尽可能兼顾时效性原则,不遗漏大家(包括代表委员讨论)关注的重要话题,从而确保报道的话题获得最大公约数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