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媒体竞争中国新闻奖的改进意见
2020-09-14 14:48:00  

1月18日,省记协组织召开了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推进会,推进会上,省记协与省广电协会、有关媒体代表一起,分析、研究了江苏参评作品和参评作品在组织、把关、推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反映时代特征的、能够冲击中国新闻奖的佳作偏少。

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江苏媒体通过记协、专业委员会推荐、高校他荐、本人自荐三条渠道报送的作品共有33件,总体来看,高质量的不多。

有些作品,要么厚重,但不独特,多为正面、全面出击之作,缺少独特的故事内核和切入口;要么独特,但不厚重,所报道的事情偏小,内涵偏弱,不足以摘取中国新闻奖。

2)因差错被撤销参评资格和被限制获奖等级(不得获一等奖或一、二等奖)的作品偏多。

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全国各地报送作品853件,经过资格初审、公示监督、差错审核三道评前关卡,被撤销参评资格的有248件,占29%,其中江苏媒体报送作品33件,被撤销退回9件,占27.2%;全国各地605件正式参评作品中,被限制获奖等级的有163件,占26.9%,其中江苏24件正式参评作品中,被限制获奖等级的有9件,占37.5%,被限制奖级的作品比例太高。

江苏因差错被撤销退回和被限制奖级的18件作品中,不乏原本能够冲击高等级奖的佳作,而剩余的15件没有被退回和限制奖级的参评作品,大多缺乏竞争一等奖的实力。

3)参评作品品种不全,半数以上奖项没参加,降低了获奖概率。

中国新闻奖共设六大类31个奖项。本届评选,江苏24件参评作品只参加了五大类中的文字消息、通讯、文字评论、文字版面、新闻论文、广播专题、电视消息、电视评论、电视专题、网络专题、网络访谈、新闻摄影、国际传播13个奖项评选,参评的奖项只占到总奖项的41.9%,远低于往年参评奖项数。去年江苏参评奖项有22个,占总奖项数的70.9%。

没有参评的奖项,获奖比例很高,其中100%获奖的奖项有8个,特别是新闻专栏类中的文字专栏、广电专栏和网络专栏奖项,名专栏奖(即一等奖)就设10个,江苏都没有作品参加,一等奖的获奖面和获奖概率均被压缩。

4)他荐、自荐作品或与央媒合作的作品的作者和所在媒体,与省记协沟通不够。

有些他荐、自荐作品未告知省记协,与央媒合作的作品,省记协也不知道,这使得省记协难以准确、全面掌握作品报送情况,缺乏相应准备。有的因差错等问题被撤销退回的作品,本可以通过申诉再度参评,但被直接放弃,而省记协并不知情。

二、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办法

1、强化评奖的精品意识

这在省一级评奖中就要充分体现,要把真正的、更多的优秀作品评出来;在报送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时,更要好中选优,认真琢磨作品的竞争力。

2、加强参评作品的评前审核工作,建立健全严格严谨的三级纠错机制。最大程度减少江苏参评作品因文字或内容差错被撤销退回和被限制获奖等级的现象发生。

1)从参加省级好新闻评选起,各市记协要做好评前的各项辅导和提示;各送评单位对送评作品在参评资格、文字内容等方面是第一把关人和责任人;送评作品必须在各市记协的组织下进行评前审核公示,没有经过审核公示的作品不得上报参评。

2)在此基础上,省记协和省广电学会将分别组织专家成立审核委员会,对参评省一级好新闻评选的作品按中国记协评奖办最新的差错审核要求,在评选前进行差错审核,发现问题按规定撤销退回。作品被撤销退回后不得递补。

3)对江苏今年送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省记协和相关他荐、自荐单位,应组织力量再进行一次审核,确保把差错消灭在送评前。

3、统筹兼顾参评作品的体裁品种,在江苏省一级好新闻作品评选中,力争报纸、广电、网络的每个奖项都有好作品入选,提升获奖面。

在保证参评作品质量的前提下,省记协、省广电学会在评选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省一级好新闻时,要重视解决获奖作品和报送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品种不全问题。

原则上,三等奖不考虑“兼顾平衡”,达标作品均可获奖,以解决他荐、自荐作品参与中国新闻奖的资格问题。

4、积极组织动员好省级优秀作品通过他荐、自荐参评中国新闻奖,切实用足用好中国新闻奖申报参评他荐和自荐的政策,为多拿奖、拿高奖夯实基础。

5、他荐、自荐作品或与央媒合作的作品的作者和所在媒体,要把报送情况及时告知省记协,并保持联系和沟通。

6、省一级好新闻的评选时间拟提前,要给评选之后他荐、自荐中国新闻奖留有必要时间。

(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