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融媒观察 > 正文
融媒体如何把好“技术”关
2021-01-11 09:02: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刘海明 邢海波  

编者按:社交媒体改变了舆论场的格局,媒体问题在社交媒体上成为舆论监督的对象,有些媒体问题是由于技术漏洞(缺陷)造成。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2018级硕士研究生邢海波在《传媒观察》2019年第5期发文认为,新闻机构在应对媒体事件的舆论压力时,对技术和媒体危机事件的关系认识不够。技术漏洞具有必然性,对技术缺陷认识不足会降低媒体的品质。新闻机构加强技术把关,重视技术方面的应急管理,有助于维护新闻机构的社会声誉。

 

技术乐观主义助长了技术崇拜风气,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业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术崇拜论,认为新闻活动的重心是技术进步而不是新闻质量本身。媒体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在对传媒技术保持学习与敬畏的心态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技术的不完美可能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各类消极影响,避免因技术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加强技术把关才能提高媒体品质

媒体品质是新闻机构的无形资产,这种品质集中体现在新闻报道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但又不局限于此。当代媒体的技术含量在增加,技术与媒体品质的关系同样不能忽视。

媒体品质是新闻机构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显然包含了媒体从业者对技术的运用和把关。比如,电视摄像机可以拍摄公开的场景,也可以拍摄个人隐私。含有个人隐私内容的节目可以增加收视率,但侵犯了被拍摄者的隐私权,最终损害新闻机构的社会声誉。在这里,有问题的不是技术产品(摄像机),而是使用摄像机的摄像师。使用技术产品的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遵守基本的职业伦理,关系到新闻机构信息服务的水平。对于新闻机构来说,只有充分认识到技术的“双刃剑”作用,让技术成为造福社会的手段而不是损害他人权益的利器,技术的积极作用才能得以体现。

由媒体品质延伸出的媒体技术品质容易被忽视,因此,新闻机构应树立相应的技术安全意识。技术使用不当同样会造成舆论事件,新闻机构应充分估计到技术把关对维护媒体品质的重要性,而不是将技术作为媒体管理的“局外因素”。如果缺乏技术安全意识,技术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将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降低媒体的社会声誉。

纸媒记者参与新闻发布会,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较少。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对信号传播有技术要求,新闻现场的网络信号质量欠佳将影响报道质量。因此,技术方面的缺陷需要新闻机构在安排直播前考虑到这些因素,没有考虑或者考虑得不够周到,表明媒体的技术品质相对欠缺。安全意识属于隐性的把关,这与媒体品质存在关联。从媒体应急管理的角度看,不论是排除了技术故障还是暂时无法修复故障的直播节目,新闻机构都应通过其它渠道(如节目的官方微博)介绍情况,以取得受众的谅解。

技术把关应体现在新闻机构的日常工作中。除了监控新闻生产过程,与节目新闻传播间接相关的内容也应严密监控。特别是电视直播间里,有些电视台将主持人背后的直播间工作现场作为节目背景。直播间内的动态场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观众,既丰富了直播新闻节目的画面,也让观众对电视台的直播间有个感性认识。新闻机构的技术把关特别留意主持人的举止,但对幕后的监控可能存在疏漏。后台的意外事故,同样会降低新闻节目的质量。

新闻机构的技术把关有特定的区域范围。超出其管辖范围的技术漏洞,新闻机构不仅无权干预,有时还会成为这种漏洞的受害者。比如,恶意破坏互联网用户信息的黑客行为,新闻机构的技术力量只能被动防御,尽量预防黑客将新闻机构作为目标。防范无效,黑客可能以新闻机构的名义发布骇人听闻的虚假消息,给涉事新闻机构造成舆论压力。如2013年,美联社的Twitter账号遭到攻击,发布了白宫发生爆炸的虚假信息。

信息安全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威胁。新闻机构的信息传播平台需要及早排查技术漏洞,避免被黑客入侵新闻采编系统。但这种被动的防御性努力只能减少意外新闻事故的发生,却无法有效减少黑客的攻击。黑客的存在和对黑客的打击,如已超出了新闻机构技术把关的范围,新闻机构可以请求警方协助处理。2014年8月6日,香港壹传媒疑电邮系统遭黑客入侵,便委派管理层代表到警署报警,称公司电邮系统怀疑曾被黑客入侵,导致电邮外泄。

黑客对新闻机构的攻击,有时只是制造某种轰动效应,有时则以传播有害信息为目的,通过破坏新闻机构的正常运转制造社会混乱。在后一种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参与堵塞技术漏洞,惩治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犯罪行为。2015年4月8日,法国电视国际五台的11条全球频道遭到效忠伊斯兰国的黑客入侵,严重影响节目广播24小时,其中8小时荧光幕全黑,至9日晚上开始恢复正常运作。法国政府认为黑客的这次行动属于恐怖袭击,政府将全力追捕袭击者。

新闻事业以真实为生命,技术进步则可能威胁新闻真实。照片修复技术和音视频的剪辑技术,在造福新闻事业的同时也可以被缺乏职业伦理精神的媒体从业者用来歪曲事实。技术把关并非只是新闻机构对其从业者的把关,还包括对把关者的把关。如果新闻机构管理层明知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过某个事情,指示、默许编辑记者通过技术手段制造新闻,不仅降低了媒体品质,还会成为同行嘲笑的对象。2013年5月,韩国联合通讯社合成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握手照,引发各方强烈反响。5月10日,该通讯社发表《韩联社关于韩美首脑会谈组合照》的声明称,图片的本意只是把两位领导人的照片并排展示而已。对由此给读者造成的不便,韩联社深表歉意。

运用PS技术制造虚假新闻的事件表明,技术把关应引入伦理因素,将与技术相关的不道德行为挡在新闻报道的门外,以此保证媒体品质不受损害。

正视技术缺陷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完美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特定的时间限制。完美属于认知的范畴,人的审美认知对一项技术(产品)的评价,与每个人的个人主观看法有关。多数人对某个技术(产品)的肯定表明其符合美的特征,能较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好评局限于没有对比的情况下,随着新技术(产品)问世,先前的好感随之减少。对此,媒体从业者也深有体会。一款新型摄像器材投入使用时,摄像人员的满足感居多。随着新摄像器材的研发上市,对比使用新技术(产品)后,摄像人员便会改变先前的认识,转而赞赏最新的器材。这表明,技术完美具有相对性,技术缺陷才是绝对的客观存在。

技术(产品)的不完美性将影响到使用的效果。摄像机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存放可能导致暂时的开机困难,可能耽误摄像人员的工作;摄像机的记录卡内存(录像带的时长)不足,摄像机的电池容量有限,摄像器材的这些缺陷或多或少影响长时间拍摄的需要。纸媒记者对录音笔的性能和外部环境认识不足,在某些采取加密措施的场合按照常规办法录音,无法记录采访内容等等。可以说,所有与新闻生产相关的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显性的小问题,媒体从业者可以自己排除;隐性不常见的问题,如果恰巧在关键时刻遇到这类“不是问题的问题”,可能招致网络舆论的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受制于技术的统治,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变成了我们的“助手”。因此,“根本没有所谓的技术‘本身’,因为技术只存在于某种应用的情境中。这就是为什么技术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被认为是某种类型的‘使用’”。现代社会的成员都可以被称作“技术使用者”,包括那些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婴儿和重病患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技术使用者”。“技术使用不仅是技术在世的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处境,人类因此具备了一个共同的身份角色——技术使用者。”

媒体从业者同样是技术使用者,有时还是技术产品的“维修者”。技术(产品)的完善程度与新闻生产的速度和质量相关。技术只是人体的延伸,质量再优良的技术(产品),如果使用者操作失当,也会因此降低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种现象可以称作“次生的不完美性”。

技术和人的有机结合是最高境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真实同时也是个相对的概念。技术(产品)对新闻客体呈现得过于清晰(构成真实的重要因素),反倒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比如,高清晰度的摄影摄像器材对个人阴私部位的呈现;PS技术可以依照新闻机构的意愿进行制作。这样的“完美”,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利弊同在,招致媒体同行和公众的批评。对“增进”新闻真实的技术,新闻机构应审慎选择。

技术使用的问题,需要媒体技术管理来规范。技术管理通过制度实现对新闻生产过程中技术(产品)使用和维护的规范,必要时负责回应技术问题引发的外界质疑。媒体技术管理应秉承坦诚原则,不回避技术故障引发的问题,撒谎反而会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缺陷可以成为媒体危机事件的导火索,媒体技术管理单靠规章制度和技术进步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减少技术原因造成的媒体危机事件,不妨从“媒介融合”概念中寻找启示。

媒介融合首先是不同介质的媒体通过技术手段的融合。技术的意义在于拆除媒体介质之墙。我们能否设想:新闻生产的设备和使用者实现“融合”,即使用者理解新闻生产的某个环节为什么需要这些技术,这些设备(技术)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发挥最佳作用。只有媒体从业者洞察了传媒技术的特性,技术和使用者才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如果媒体从业者只是懂得设备的操作方法,技术(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人和技术(物)的关系也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技术(产品)中不完美的一面可能影响新闻生产的质量。媒体技术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技术和人的有机结合。媒体从业者应认识其生产工具,熟悉生产工具的优点和缺陷,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实现“人机互惠”,共同服务新闻生产。互惠原则符合“人机交往”,同样符合“人机协作”。未来新闻生产的技术含量只增不减。只有更好地平衡媒体从业者、新闻机构和社会的利益,技术(产品)才可能更多地造福新闻事业。

(载《传媒观察》2019年05月号,原文约8000字,标题为:技术漏洞与媒体应急管理。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邢海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