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经验交流 > 正文
获奖者说 | 田梅、朱威: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与“回归”
2024-01-17 14:51:00  来源:江苏记协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宁”聚微光——约翰·拉贝的“中国朋友们”》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三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与“回归”

田梅 朱威

有这样一批中国人,南京大屠杀期间在约翰·拉贝等人成立的南京安全区内工作,直面日军屠刀,守护同胞生命。他们被拉贝称作“我的中国朋友们”,总共有1500多人,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鲜为人知。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聚焦这一重大主题,推出新闻纪录片《“宁”聚微光——约翰·拉贝的“中国朋友们”》,首次披露100位“安全区中方成员名单”,让这个群体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该片荣获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改革后,新闻纪录片首次作为基础类奖项,覆盖除广电之外的更多新闻媒体;两届共评选出20件获奖作品,其中16件来自电视,4件来自新媒体。而传统纸媒出身的只有交汇点新闻和中国日报的两件作品。可以说,《“宁”聚微光——约翰·拉贝的“中国朋友们”》是省级党报集团第一次“杀”入传统广电优势赛道,这个三等奖既“轻”又“重”,这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融合创新生产能力的又一次突破。

2014年至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报道已有9轮。这是省市主流媒体的一道“必答题”,更是比拼实力的“竞赛题”。9年来,江苏媒体先后有包括新闻专题、版面、系列报道、消息在内的多部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几乎每年都有斩获。然而,历经多年开掘,这一题材出新出彩难度极大。如何围绕重大主题久久为功、守正创新?我理解,要做好四个“突破”与四个“回归”。

一是深挖独家实现价值突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回归新闻本位。

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期间,由约翰·拉贝等20多位国际友人建立的南京安全区,庇护了20多万名中国难民。2022年10月,我们在对业界专家的采访中敏锐发现,在南京安全区各部门实际工作的是一群中国义工,他们直面日军屠刀,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地参与难民救助,但这1500多人中,绝大多数从未进入公众视野。通过查阅《拉贝日记》原稿我们又有新发现:拉贝先生在回国前的告别演说中,亲切地称他们为“我的中国朋友们”,多次对这一中国义工群体给予发自肺腑的赞叹与肯定。这就打破了在很多人心目中,当时的中国平民要么是被屠杀的受害者,要么是受国际友人庇护的弱者的刻板印象。

此外,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是南京大屠杀期间规模较大的收容所,其存在时间也比较长。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帮助下,收容所所长姜振云带领管理人员与义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难民争取生存空间。但目前,学界对该难民收容所的研究尚不充分。而通过排查多条线索我们发现,姜振云的后人,就生活在江苏南京。

挖掘到一个优质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个珍贵的独家线索让我们本能地激动起来——不能让1500多名同胞湮没在时光里!通过抢救式采访,我们首度聚焦南京安全区内中方工作人员群像,并与专家学者共同还原整理了100余位已知中方成员名单,在纪录片片尾首次完整披露。该片具有极强的新闻性、文献价值和社会关注度,充分体现了对“12·13”国家公祭日重大主题的创新与突破。

二是用小切口实现深度突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回归故事化讲述。

在新领域成功的人往往是有旧手艺的人。无论媒介如何变换,记者都要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早期,国家公祭日重点新媒体产品多以点烛、献花等单纯互动类为主,后来便逐步回归挖掘新闻,强化故事的柔性讲述,让网友在沉浸式领略故事的同时产生深刻共鸣与互动,这种创作思路的迭代升级也让产品有了更多深度突破的可能。

为了能抽丝剥茧地展现约翰·拉贝的“中国朋友们”的故事、探寻不广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团队提前谋划,采用微纪录片的方式呈现:明线通过青年学者、南开大学博士生杨雅丽赴宁寻访之路,徐徐展开故事的叙述明线。杨雅丽主攻南京大屠杀史,几年前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曾专题研究过金中难民收容所。暗线则是《拉贝日记》所著相关史实。在口述旁白中,三段摘自拉贝先生在回国前的告别演说中的原文依次出现:既体现拉贝先生对这群“中国朋友们”的崇高敬意,让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更为清晰明了,同时也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更加真实可感。

该纪录片主要取景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现金陵中学)、该收容所所长姜正云之孙姜四华住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处,在历史资料与实地寻访之间来回穿插,营造时空交替之感。在追寻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所长姜正云的同时,还讲述了薛万锦、徐淑珍姐妹、刘文彬等义工的故事,以点及面,展现中方人士群像。这样的故事化表达如化雨春风,层层深入,引导受众对“宁”(南京简称,又释“和平”)的矢志追寻,充分挖掘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也让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是技术赋能实现传播突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回归情感共鸣。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技术赋能非常重要。近年来为满足受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VR、AR、MR、XR等先进技术在融媒产品制作中已不鲜见,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呈现效果;但技术赋能不能只搭“花架子”,技术和形式应成为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纪录片结尾,主创团队借助AI技术,清晰修复了金中难民收容所职员目前仅存的一张合影。当国际友人与姜正云所长等中国义工的群像被清晰还原的那一刹那,中外人士在至暗时刻共同守护和平的人道主义光芒穿越时空、感人至深。最重要的传播规律是打动人心,无数网友为之共情,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此外,全片采用冷色调,强化音乐及光影运用,紧扣“‘宁’聚微光”的主题;该片短小精悍,剪辑时特意将作品时长卡在12分13秒,并选择12月13日12点13分发布,这些“形式感”都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公祭日主题。

微纪录片一经发布,便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人民网、搜狐、新浪、腾讯、上观等央媒及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纷纷转发。据不完全统计,全网点击量突破3700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张连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孙宅巍等业内专家予以高度评价。江苏省政协专门根据报道整理材料,提议将这100余位中方人士的姓名收录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将之作为社情民意递交给相关部门。

四是机制变革实现创新力突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回归匠心锻造。

从《6397公里的守护》《听·见小康》开始,交汇点新闻采编团队在集团坚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精品生产的背景下,形成以项目为抓手的工作室机制,实现各种要素、各类媒介资源的聚合。团队融合创新力不断攀升的同时,坚持对产品进行匠心锻造。

主创团队以严谨得近乎苛刻的态度去还原历史真实:作品经过多轮打磨,每一处细节都确保有两个以上的证据链佐证,防止孤证不立,也防止因年代久远造成的记忆偏差。这也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可以说,每一件精品背后,都是挑战“不可能”的艰辛磨砺和闯关成功后的豁然开朗:

难忘讲述人杨雅丽抵达南京当天,就因她所在的天津全城被赋红码,差点都无法在南京落脚;

难忘12月13日凌晨四点江东中路上闪耀的灯光。团队成员几乎通宵改片后走出集团大楼,早晨6点多,工作群里,大家又生龙活虎地进行又一轮检校复核。

我们还有颇多遗憾:原先计划多采访一些中方义工的后人,更深入地发掘当年的故事,受疫情影响没能成行,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关注。

创新发展永无止境。媒体深融大潮滚滚向前,我们唯有初心不改,奔跑前行。努力,收获,再出发!

(本文作者分别为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主任、交汇点创意总监,新华日报社交汇点首页编辑部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