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江苏记协 > 经验交流 > 正文
获奖者说|戴玲燕:15年,于平凡中见证伟大时代
2024-01-02 11:12:00  来源:江苏记协  

江苏广电总台专题报道《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专题一等奖,扫描二维码阅读相关报道。

15年,于平凡中见证伟大时代

戴玲燕

2007年,怒江大峡谷“溜索女孩”的新闻在全国引发巨大反响。巨浪翻滚的江面上,一个8岁的小女孩背着书包、靠一根高悬的溜索飞向对岸求学。从此,人们记住了这个叫余燕恰的小女孩,而发现并记录下这个画面的就是我和同事。15年后,“溜索女孩”余燕恰大学毕业,本可以走出大山的她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医务人员。得知这个消息,我和同事再次前往怒江,采访制作了专题报道《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作品播出后被全网关注,网友们被余燕恰重返大山建设家乡的选择深深感动,也为祖国西南山区蓬勃向上的发展脉动感到振奋。该作品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荣誉背后,不仅是跨越 2500多公里、历时15 年的报道,更是主创团队不忘初心、用情书写、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

一、坚持15年,对生命个体倾情守望

作品的创作起源,是记者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初心与情怀。2007年,怒江大峡谷里的孩子为了上学,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我们能为身处困境的孩子做些什么?记者应该用脚步回答责任。通过报道,江苏广电总台联合全国二十多家媒体募捐140多万元,在怒江上建成三座爱心桥。孩子们悬足落地、自由奔向希望的彼岸。去年,“溜索女孩”余燕恰大学毕业,原本可以走出大山,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得到这个消息我深受感动,立即和同事动身前往怒江,去寻找这选择背后的动因、去记录高山峡谷间的沧桑巨变。记录,是记者的使命。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这样的报道才有感召力。我们用近15分钟的专题报道,带领观众走进一名傈僳族女孩成长的15年、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捕捉精彩的浪花。这背后,也有身为一名记者15年不变的坚守,对生命个体的倾情守望,应当是新闻人眼中永远饱含的深情。

我们身处信息加速时代,新闻热度常常不过一天,热搜话题甚至以小时计算。跨越15年、关注一个人、洞观时代之变,这样的报道考验着我们的恒心与耐力,但最终收获了时间馈赠的宝贵礼物:它让新闻拥有了强大生命力,穿越时空激发出时代回响。我们感到,在新闻道路上,坚持耕耘才会有收获。这也让我们想到,江苏广电总台大型公益行动《和你在一起》、《温暖多一度》已经持续开展9年,采访团队每年深入乡村、基层走访报道,已经帮助困境人群近万人次。5年前,《和你在一起》曾报道过一个喜欢踢足球,却没有一双专业球鞋的小女孩范凤然,在公益帮扶下,她成功入选南京市足球队,记者当年送她的粉色书包,她还背着,舍不得丢掉。或许再过5年,我们就能在更广阔的绿茵场上看到她,那将是另一个“余燕恰”的故事。梦想之花绽放时,她会记得曾经有一天,记者叔叔阿姨拉着她的手鼓励她:“有梦就要勇敢追!”为人民发声,为时代书写,这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二、扎根在基层,聆听时代的强音

从时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的凡人故事,是时代浪潮最真实、最鲜活的投影。余燕恰就像怒江边的一朵“小浪花”,是无数个普通人的真实缩影,她的15 年是时代发展的一面“折射镜”。想要找准这面“镜子”,我们深知必须把根深深扎到基层。第一次深入怒江,我和同事走了整整三天。为了和溜索孩子感同身受,我也把自己挂上滑轮。踏着翻滚的巨浪,领教了何为“命悬一线”;体会了过江一瞬,那是人生中最漫长的10秒。同事为了拍摄溜索第一视角,一手握滑轮一手举摄像机,生猛得像一名勇士。这些足够的贴近,从笔尖、镜头自然流淌,成就了动人心弦的作品。15年后重回怒江采访,我们用脚步丈量曾经走过的土地,深度寻访余燕恰的成长足迹,辗转找到了曾参与爱心桥建造并见证国家溜索改桥的工程师、见证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帮助余燕恰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高校老师等人,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颇具纵深感的时代画卷。峡谷里的太阳晚上八点才下山,天亮十几个小时,我们就拍十几个小时。跟着余燕恰钻草果地,那里有乡亲们钱包鼓起来的密码;去傈僳族老乡的新居,那里有异地搬迁搬出的新天地;去走一座座新建的大桥,那里是乡村发展的幸福路。捕获的细节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故事主线,使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可感、可知、可信。

三、用心更求新,故事张力更深更广

在采写《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这篇报道时,主创团队时刻不忘守正创新。因为一篇好的主题报道,用心更需求新。用心,就是始终把“触达受众内心”的传播效果放在首位。如何让主题报道更具吸引力、传播力,让受众爱听爱看、入脑入心?主题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样的宏大主题投射到个体叙事中,在人物命运蜕变的故事进程中形成对时代洪流的观照与回应。例如,在表现燕恰家脱贫后的生活时,我们采用了这样的写法:“7 月 18 号,周一,是马吉乡赶集的日子。余燕恰坐着二姐的车,和妈妈一起来到集市。母女三人买了肉、花生、西瓜,一趟转下来,花了362块钱。这样的采购,每月4 次。让一家人手头宽裕起来的,是长在山坡上的红果子。”赶集的交通方式变了,一家人买了啥?花了多少钱?钱从哪里来?这些都是脱贫攻坚成果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微观投射。我们一路跟拍,在寻常的生活场景中,用极具画面感的细腻手法,让“好日子”的模样生动起来,故事化的视角使得作品更具贴近性。

求新,是语态、手法都力求创新。我们把数据、成就类的语言用字幕的形式替代,依托余燕恰平实而有力量的讲述展开故事线;画面上,航拍鸟瞰与微观聚焦相结合,视觉表现极具冲击力,传递出人物命运融入时代大潮的意境。当然,主旋律的报道不能简单停留于叙事,我们以特殊符号“桥”为抓手,铺陈讲述暗线。从15年前媒体筹建的爱心桥,到余燕恰用勇敢和坚毅为自己架起的命运之桥;从记者重回怒江,沿途所见的一座座发展之桥,到余燕恰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家乡,和扎根乡村的青年们共同架设的梦想之桥。“桥”所承载的“奋斗之路”的意象贯穿始终,既有形也无形,巧妙串起15年故事主线,并在作品中不断叩响,使得人物、时代、立意深度交融。

四、深度融合传播,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流媒体更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完稿不代表完成”——全媒体产品意识得像钉子一样,牢牢刻在脑子里。我和同事在怒江完成采访后,用一周时间完成了写稿、制作,最终通过网络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图文、电视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立体传播,被全国近百家媒体官方账号和主流平台转载,阅读量过千万,实现了全网“破圈”。在我们身边,无论是总台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还是一带一路报道《大道之行 筑梦丝路》,团队始终把内容优势与传播优势相结合。《大道之行 筑梦丝路》在策划初期就拉出了全媒体产品构架——成就报道《山海为证》、人物微纪录片《不以山海为远》、见闻式vlog《记者带你逛丝路》等等,涵盖了音视频、图文等全媒体报道形态。在新媒体阵地主动作为,深度融合传播,正能量才能澎湃出大流量。

回望创作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作品获奖、“出圈”的背后有值得总结的规律和经验。它离不开记者深耕一线、用持续多年报道带来的选题独家性与厚重感;离不开行走基层,用扎实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成就的故事饱满度 ;更离不开我们脚下这片时代的沃土,它让每一个梦想都能通过奋斗拥有更广阔的舞台,这一切,值得我们好好抒写。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不断锤炼“四力”,做出更多充满人民情怀、内涵深刻的报道,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本文作者为江苏广电总台《新闻眼》栏目制片人)